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春水番湖 宋 · 饶鲁
春湖浩浩无津涯,银河之水天上来。
波澜万顷清复浊,日光云影相昭回。
雄吞宇宙何寥廓,欲度冥鸿势还却。
南通海气北长江,月出东兮日西落。
当时神禹别九州,彭蠡之泽居上流。
千年人物馀润泽,况乃雄秀光潜虬。
洪涛如山驾楼橹,春风夜夜喧鼙鼓。
谁是江湖归去人,扁舟范蠡随渔父(以上清曾燠江西诗徵》卷二○)
元子发学士见寄 北宋 · 范纯仁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二纪区区困宦游,相逢莫讶鬓先秋。
清时无补身空老,往事难追涕旋流。
举世交情怜我少,经旬行色为君留。
何时归去江湖上,风月同寻范蠡
驻马听 无题 元 · 无名氏
月小潮平。红蓼滩头秋水冷。
天空云净。夕阳江上乱峰青。
一蓑全却子陵名。五湖救了鸱夷命。
尘劳事不听。龙蛇一任相吞并。
钱唐江 清 · 李锴
放蛇大泽中,蛇且化为龙。
搏虎江水头,虎竟败于牛。
馆娃宫中歌吹低,惊涛一旦浮鸱夷
锦袍白马北伐齐,夜有鹧鸪沙上飞。
钱唐江,江水深,水有波,人有心。
阿忽令 元 · 无名氏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定曲谱
范蠡功成名退。驾一叶扁舟回归。
去弄五湖云水。到大来快活便宜。
李中丞维卿兄之楚集二首 其二 明 · 唐伯元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横笛短箫悲远天,断肠分手各风烟。
不知明月为谁好,偶触愁人到酒边。
绣羽冲花他自得,春渚落日梦相牵。
短衣匹马随李广,虾菜忘归范蠡
洞庭山 宋 · 李弥大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山浮群玉碧空沉,万顷光涵几许深。
梵刹楼台嘘海蜃,洞天日月浴丹金。
秋林结缘留连赏,春坞藏红次第吟。
拟泛一舟追范蠡,从来世味不关心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一五)
津市行赠蔡玉山前辈甲辰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一
武陵登陆,行一百六十里,因水隔不可行,仍至津市登舟。玉山前辈澧州来晤,叙饮极欢,夜分别去,盖不见又四年矣。
洞庭湖八百里
西吞澬沅江,南受潇湘水
使君持节领全湖,如此好官真有几。
蔡侯起家由蓬瀛,中间水部诗名清。
郎潜推擢居言职,谏纸流传有直声。
朝阳哕鸣凤,南极翔云鹤。
居然棨戟照森凝,依旧巾幍能洒落。
昔年乘传闽海陲,与君蛩駏同驱驰。
朝看泰山云,暮听金焦雨。
姑苏台畔怀鸱夷严陵滩头吊皋羽
江郎之石何厜㕒,仙霞高关切云霓。
游迹愈纵意愈奇,君皆有画我有诗,二十四幅纷淋漓。
当时我到君未到,惟有杭州西溪崇安武夷
至今画㡧少此幅,何时为我一补之。
画其所诗诗所画,古今南北空流派。
风月清尊荡古怀,江山使节留佳话。
人事浮云多变迁,人心明月不难圆。
我著麻衣别京国,君褰高幰向湘天。
定王台下曾相见,为余盥洗泪痕面。
燕楚无端又别离,闽吴闻道频征战。
今夕是何夕,今晨是何晨。
雷琴忽会合,龙剑有精神。
我行兀兀武陵口,贪看红叶穿林阜。
翩然复上澧州船,相见狂斟津市酒。
高轩远道来逢迎,如君古谊今安有。
欲知头上发,试问镜中光
镜光闪闪千年月,鬓发差差一半霜。
我生不愿高官职,亦不愿君陟槐棘。
即今筐箧妒才名,自古神明依正直。
君不见,落木无声满洞庭,楚歌催起卧龙听。
歌声入破龙惊蜕,惟有君山晓青
李主簿见和。复次韵 其八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第五
未息机心愧汉畦,年来世事耳频提。
登山安石宜携妓,隐几维摩亦喜妻。
日粜大仓唯有米,时消残醉可无齑。
浮沈百岁真如此,合与鸱夷共滑稽。
吴越怀古 唐 · 李远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引用典故:范蠡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越王吴王寿 春秋末楚国 · 范蠡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下臣句践,从小臣范蠡,奉觞上千岁之寿,辞曰:「皇在上,令昭下,四时并心,察慈仁者。
大王躬亲鸿恩,立义行仁,九德四塞,威服群臣。
于乎休哉!
传德无极。
上感太阳,降瑞翼翼。
大王延寿万岁,长保吴国,四海咸承,诸侯宾服。
觞酒既升,永受万福(《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七》)」。
为书辞句践 春秋末楚国 · 范蠡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
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史记。越世家》:「句践以霸,而范蠡上将军。还反国,为书辞句践。」)
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义一也。
今臣事大王,前则无灭未萌之端,后则无救已倾之祸。
虽然,臣终欲成君霸图,故不辞一死一生。
臣窃自惟,乃使于吴,王之惭辱蠡,所以不死者,诚恐谗于太宰嚭,成伍子胥之事,故不敢前死,且须臾而生。
夫耻辱之心,不可以大;
流汗之愧,不可以忍。
幸赖宗庙之神灵,大王之威德,以败为成,斯汤、武克夏、商而成王业者,定功雪耻。
臣所以当席日久,臣请从斯辞矣(《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十。案即《史记》文未可合录,做别载之。)
自齐遗文种 春秋末楚国 · 范蠡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
人有盛衰,泰终必否。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贤人乎!
虽不才,明知进退,高鸟已散,良弓将藏;
狡兔已尽,良犬就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
可与履危,不可与安。
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明矣(《史记。越世家》:「范蠡既去,自齐遗大夫种书」。《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
泰州使君陈莹中 宋 · 韩驹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当年贤路杂薰莸,叹息诸公善自谋。
今日在前皆鼎镬,后来知我独春秋。
海边已击师襄磬,湖上新逢范蠡
惟有书生最无事,不妨挟册更西游。
五湖冬日 唐 · 李郢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楚人家住五湖东,斜掩柴门水石中。
猎猎夜山明远烧,骚骚寒苇动疏风。
园林向腊停霜果,葭菼和烟宿暝鸿。
范蠡扁舟不知处,一将前事话渔翁。
题便面三首 其三 明 · 孙承恩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四山屏立水微茫,恰与三人共一航。
惆怅鸱夷呼不起,自敲渔榜答沧浪
献书报燕王 战国 · 乐毅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
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
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不以官随其爱,能当之者处之。
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
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
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亚卿
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
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
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也,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兵甲,习于战攻。
王若欲攻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
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
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
赵若许约,楚、魏、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
先王曰「善」。
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
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
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
轻卒锐兵,长驱至国。
齐王逃遁走,仅以身免。
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
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皇。
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
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
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
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
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余令诏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遁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昔者五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
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
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
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
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
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
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
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
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战国策》三十,又见《史记》,又见《新序。杂事》,小异。)
毛子霞武昌见寄(毛时入武昌幕) 明末清初 · 薛始亨
七言排律 押先韵
湘水南浮欲到天,故人书记本翩翩。
孤帆一别三千里,同舍分飞二十年。
云梦秋深鸿度雨,汉阳春暮树含烟。
落花迁客情无恨,明月思君路渺然。
忆昔相逢颜色好,乱离犹赖室家全。
绨袍感尔曾持赠,木榻愁予久坐穿。
但笑郗生真入幕,每疑祖逖着先鞭。
勋名耐可追陶侃,词赋偏能比仲宣
捧檄何如锥未见,卖浆敢并博徒贤。
白鱼馔美争弹铗,黄鹤楼高肯学仙。
彭泽只缘束带去,兰陵终为著书传。
漫淹门下誇朱履,早问江湖范蠡
中秋忽得穆叔变报惊疑未信遣人再访述怀 明 · 王弘诲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楚些歌残安所之,谁堪死别续生离。
渥洼騕袅空燕市,江海鱼龙恨鸱夷
双泪把书还字字,一尊伤往独时时。
可怜牛渚槎边客,翻作山阳笛里悲。
荅客难 西汉 · 东方朔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五、文选卷四十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壹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子大夫脩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
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廪,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今则不然。
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
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
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
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
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
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脩身乎哉?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脩身,何患不荣?
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脩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譬若鹡鸰,飞且鸣矣。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
优而柔之,使自求之;
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
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
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语曰:『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
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
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